廣東“十四五”規劃提出,著力培育若干鏈主企業和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企業群。到2025年,在全省范圍內培育形成省級“鏈主”企業60家左右;到2030年,培育形成超100家“鏈主”企業。
截至目前,廣州已就19條產業鏈列出了鏈主企業初步名單,以“鏈主”帶動產業鏈升級。佛山明確提出,支持“鏈主型”企業開展強強聯合、上下游整合,有序帶動企業梯次成長。

為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代表的關鍵企業不僅發揮了“牛鼻子”的作用,也成功扮演了重要“鏈主”的角色。
今年以來,多地疫情反復,產業鏈上下游制造企業停工停產,供應鏈“斷鏈”造成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通過供應鏈網絡層層放大,特別是諸如汽車及零部件、3C、快消品等分工細、鏈條長、協作密的產業,不確定性更大。
“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擁抱工業互聯網是不少中小企業面對生存和發展問題的現實選擇。從工業互聯網的角度來看,數字化轉型不僅只是以單個工業企業項目的方式開展,還要考慮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集群式數字化轉型。
例如,面向紡織服裝、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等五大傳統優勢產業集群,廣州在國內率先采用揭榜掛帥方式破解傳統產業整體數字化轉型難題,推動建設5個“1+2+N”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環節,大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生產周期。
“同一個行業的定制開發是相通的,圍繞產業鏈、產業集群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集群內的企業可以拿來就用?!?/span>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說。
作為廣州首家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鏈主企業,樹根互聯打造了一套基于“根云”平臺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幫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打造更加靈活、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體系。同時,聯合多家大型企業或鏈主企業打造產業鏈平臺化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產業鏈、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在數字經濟時代,價值鏈不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連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關鍵。我國高度重視價值鏈產業鏈的建設?!笆奈濉币巹澲芯兔鞔_提及,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在鏈主企業的帶動下,中小企業也“串珠成鏈”,不但能夠提升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還能強化產業鏈整體的市場競爭力。事實上,產業鏈上的優質中小企業大多集中在制造業領域,是更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更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排頭兵”,不僅附加值高,且處于產業鏈最具有話語權的環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指出,我國大中小企業均積極投身工業互聯網,大企業借助工業互聯網尋求系統性優化提升與核心能力打造,中小企業則借助工業互聯網加快數字化能力補課和實現單點創新突破,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更為活躍廣泛。